順磁小課堂(第三期)
作為波譜學的重要分支,電子自旋的直接表征工具,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學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部分初學者常面臨基本原理不清、譜圖解析困難、儀器操作不熟練等問題。
為幫助大家更好地運用電子順磁共振波譜技術,國儀量子攜手清華大學磁共振實驗室推出“順磁小課堂"欄目,一一解答大家在學習、實驗中遇到的問題。
歡迎掃碼留言,寫下您的問題
我們將邀請專業(yè)人員為您解答!
問:EPR現(xiàn)象最早是由哪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的?
答:電子順磁共振(EPR)最早是由前蘇聯(lián)物理學家 Zavoisky于1944年從MnCl2、CuCl2等順磁性鹽類發(fā)現(xiàn)的。Zavoisky并于1945年發(fā)表了關于EPR的論文。
參考文獻:Zavoisky E. Spin-magnetic resonance in paramagnetics[J]. J Phys Ussr, 1945, 9: 211-245.
02
問:氧氣分子是EPR的研究對象嗎?
答:EPR是檢測和研究含有一個或一個以上未成對電子的磁性物質的波譜學技術。氧氣是分子軌道中含有兩個未成對電子的三重態(tài)分子,所以氧氣是EPR的研究對象。
氧氣分子的分子軌道結構圖:
X-波段,40 K低溫下吸附于石英管內部的氧分子的局部EPR信號:
請參考:蘇吉虎 《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原理與應用》
03
問:以下為國儀量子EPR100譜儀測得的Cu2+的EPR譜圖,請問其中心磁場是多少?
答:中心磁場即為整個EPR譜圖的中心,題中譜圖的中心=Start+(Stop-Start)/2=2300+(4000-2300)/2=3150,所以該EPR譜圖的中心磁場為3150 G。